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釗
圖/受訪者提供
11月7日,在“互聯網+醫藥”服務及供應保障能力研討會暨小黃燈計劃一周年匯報會上,美團買藥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行動要求,2021年美團買藥聯合藥店、藥企發起了小黃燈計劃以來,全國24小時藥店數量從2000家增加至近1萬家,居民夜間用藥的需求獲得了較大提升。
將聯動千家三甲醫院醫生推出“24小時問診服務”
凌晨兩點,在美團買藥線上問診兒科醫生耶東強收到了一位媽媽的線上問診信息。孩子一直哭鬧讓新手媽媽揪心,最終在耶東強醫生的引導下,在孩子腳趾上發現一根緊緊纏住的頭發,解決了燃眉之急。
耶東強醫生是西安兒童醫院從醫十余年的兒科大夫,而他所遇到的這個案例,只是深夜眾多問診需求的一個縮影,在更多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人深夜求醫問藥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美團買藥線上兒科醫生耶東強在辦公室線上問診
此前,有調研機構報告顯示,在眾多社會服務中,夜間健康服務是人們最關注的夜間社會服務之一。基于此,美團買藥聯合藥店藥企于2021年啟動了小黃燈計劃,幫助全國更多地方推廣開通線上24小時藥店。
“在夜里生病,大家需要的可能不僅僅是買藥,當新手爸媽面對半夜哭鬧的孩子手足無措的時候,當全身突發紅疹難以入眠的時候,有個專業的醫生能咨詢問診可能更迫切。”在匯報會上,美團買藥相關負責人表示,“很多人深夜突發疾病,但不知道應該吃什么藥到底怎么解決,這讓我們發現,‘小黃燈’不僅僅要點亮用藥的需求,還要點亮用戶求醫的需求。”
在會上,該負責人宣布,美團買藥將聯動全國超千家三甲醫院醫師,提供24小時在線問診、復診開藥的服務,進一步滿足居民夜間求醫問藥的需求,保障線上診療與購藥的安全性專業性。
24小時藥店數量從2000家到1萬家
“企業應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特別是用藥可及方面,可以主動作為、更多作為, 24小時藥店保供是一項很好的實踐。”國家藥監局政法司相關領導稱,希望業界繼續積極發揮各自主觀能動性,多為藥品安全治理出謀劃策,合力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和可及。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國24小時藥店供應保障能力,切實解決消費者夜間購藥的痛點,2021年小黃燈計劃推出線上線下標識、流量傾斜、專屬補貼、運力保障、夜間用藥咨詢五大舉措,多方位幫助藥店解決夜間經營難題,服務用戶夜間用藥需求。
美團買藥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一年時間,在小黃燈計劃多項舉措的推動下,全國24小時藥店從2000家增長至目前的10000家,讓4000萬過去夜里買不到藥的用戶買到了藥。
此外,為了進一步推動24小時藥店的覆蓋,美團買藥宣布推出新增設的24小時藥店扶持政策:符合一定條件的新增24小時藥店,在開店前3個月給予返傭和現金扶持,包括點金推廣扶持、首月現金扶持以及2個月的夜間訂單免技術服務費的政策。
急癥慢病廣覆蓋 攜手各方守護深夜健康“不打烊”
對于在全國、尤其是中小城市普及24小時藥店服務,多家連鎖藥店均表示,將積極參與小黃燈計劃,滿足更多市民的夜間醫藥需求。
“24小時藥店的社會價值是有目共睹的。”一家全國連鎖藥店負責人在會上表示,2021年在北京市藥監局的指導下,聯合美團啟動了小黃燈的民生服務計劃,努力推進了24小時的藥店服務。該負責人認為,通過藥店與平臺的聯手,雙方在夜間售藥方面共同努力,使藥店能夠有能力持續提供夜間的服務,讓商家能夠為更多的消費者在夜間急用藥的時候提供服務,讓有需要的消費者不再為深夜購藥而發愁。
國大藥房店員深夜接聽線上下單用戶的咨詢電話
該連鎖藥店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疫情反復發生,有居民因疫情防控需要進行居家隔離,這些隔離的人員包括很多慢病患者用藥的需求,而且很多是需要長期連續服藥的老人,“我們積極參與了抗疫藥品的保障工作,與美團等平臺合作,線上線下聯動,為慢病患者安排了專項的服務,保證慢病患者用藥的充足供給。美團買藥也對慢病患者等特殊群體給予了優先的保障,讓患者享受到及時送藥到家的便捷服務。”該負責人表示。
美團買藥相關負責人還表示,除了可及性,美團買藥在用藥安全層面也有多項舉措。例如,美團買藥設置了專門的安全用藥系統,從合理用藥與安全用藥兩大維度,從相互作用、禁忌疾病、禁忌人群等多個角度并輔以平臺用藥咨詢團隊,為用戶線上購藥提供用藥指導服務。
聲明:本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供參考交流,本站不對文中觀點及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