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志翔領馭為大型電氣電工設備、電能轉換、變壓散熱、互聯網機房、數據中心等規模化、大散熱機器設備使用環境提供專業溫濕度監測報警方案,降低人工監測成本,提高監測效率,降低預警失誤風險。
機房溫濕度以及環境要求有哪些標準?
在計算機應用高度普及的今天,很多中小型企業以及機構根據自身的需求也都建設有自己的機房,而往往中小型機房的設計、建設以及維護標準都不是很受重視,很多時候找個房間,購買設備請人安裝調試就大功告成,有時機房運維人員也是只會簡單的操作,對于機房一知半解,到底機房對于溫濕度等環境有哪些要求?都有哪些標準?
要了解標準,首先要知道機房的分級
機房在設計初按照使用性質、管理要求及其在經濟和社會中的重要性分為A、B、C三級。
分級標準:
A級機房: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
B級機房: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較大經濟損失或造成公共場所秩序混亂。
C級機房:不屬于A級和B級的都歸為C級。
也就是說一般我們普通的中小型機房還是以C級居多。
有了分級,那么不同的機房對于溫濕度等環境指標有哪些詳細要求和標準呢?
主機房溫濕度(開機時):A/B級機房溫度標準23℃±1℃,濕度標準40%-50%;C級機房溫度標準18℃-28℃,濕度標準35%-75%;
主機房溫濕度(停機時):所有等級機房溫度標準5℃-35℃;A/B級機房濕度標準40%-70%;C級機房20%-80%;
機房輔助區溫濕度標準(開機時):溫度標準18℃-28℃,濕度標準35%-75%;
機房輔助區溫濕度標準(停機時):溫度標準5℃-35℃,濕度標準20%-80%;
不間斷電源系統電池室溫度:15℃-25℃;
以上所有機房溫濕度要求不得結露。
此外主機房和輔助區溫度變化也有明確要求,A/B級機房溫度變化要小于5℃/h,C級機房溫度度應變化小于10℃/h。溫度變化率應格外注意,且不分開停機。
根據以上標準我們可以看到機房溫濕度還要區分不同功能區,這里解釋下功能區的劃分。
主機房大家都能理解,主要用于電子信息處理、存儲、交換和傳輸設備的安裝和運行的建筑空間,包括服務器機房、網絡機房、存儲機房等功能區。
輔助區是用于安裝、調試、維護、運行監控和管理的場所,包括進線間、測試機房、監控中心、備件庫、打印室、維修室等。
除此之外還有支持區、行政管理區就不一一介紹了。
除了溫濕度監測,機房還有很多其他的環境標準。
例如A/B級機房要求空氣靜態測試每升塵粒少于18000粒;有人值守的機房在停機時噪音應小于65dB;當無線電干擾頻率為0.15~1000MHz時,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的無線電干擾場強不應大于126dB;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磁場干擾環境場強不應大于800A/m;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絕緣體的靜電電位不應大于1kV;在電子信息設備停機條件下,主機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動加速度不應大于500mm/s2等。
相對于溫濕度而言,機房內的磁場、噪音、靜電等環境相對來說不容易產生變化,尤其對于C級機房來說只要在安裝調試時達標,后期運營維護也就輕松很多,唯獨溫濕度是一個很大的變量,而且對于機房的正常運行、壽命會帶來很大影響,在大多C級機房值守不嚴格甚至無人值守的情況下,一套機房溫濕度自動監測報警系統已經是機房運行必備的配套設施。
機房的溫濕度監測報警系統應該如何設置?
按照以上標準,以C級機房為例,溫濕度監測系統中正常值范圍可以將溫度設置成18℃-28℃,濕度范圍設置成35%-75%,并設置短信報警或者微信報警即可。這是開機環境下監測,實際上上機房一般不會頻繁開關機,短時間停機可以不用理會,如需長時間停機則重新設置溫濕度范圍即可。如此一來,即使無人值守或者運維人員不在機房也可以遠程監控機房溫濕度環境,并且可以接到報警信息。
如果企業或機構對機房溫濕度要求較高,運維更規范,還可以根據企業的制度和需求設置溫濕度預警范圍,即雖然沒有超過數值上下限,但可以單獨設置一個接近超限的預警范圍,通過溫濕度報警系統做到提前預警,在未超出溫濕度標準前給予更多的應對時間。
部分設備展示
企業實力 資質展示